返回首页>>返回列表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1-09-20 14:56:00  来源:  编辑:记协网编辑

    各市(州)党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各市(州)广播影视局、新闻出版局、新闻工作者协会,省直各主要新闻单位:
     根据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记协《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中宣发〔2011〕35号)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领导的要求,现将《关于在全省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中共四川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2011年8月23日


     关于在全省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省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日常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根据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记协《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中宣发〔2011〕35号)精神,决定在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新闻战线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的指示精神,引导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树立新闻战线良好形象。
     二、活动目标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全省新闻工作者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三、活动安排
     1.积极动员部署。召开动员大会,下发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全省新闻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刘云山同志在8月9日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全面动员,务求使全省新闻单位全体干部和采编人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2.认真学习教育。各新闻单位要组织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开展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围绕新闻战线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开展研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组织编辑记者在学习教育中结合实际写心得体会,通过简报、四川传媒通讯、记协网等内网内刊刊发交流。
     3.开设专题专栏。各新闻单位要结合自身定位和特点,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题),并尽快推出,首篇要配发“开栏语”。 要精心策划选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在总结“重走红军长征路”、“彝家新寨建设”、“走进三州看变化”等新闻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我省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灾区产业振兴和灾后美好新生活、革命老区新变化等宣传主题,突出民生、突出社会管理和社会和谐、突出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突出生产生活一线,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成果的美好生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紧密结合“创建绿色频道频率”活动,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的报道,集中反映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成果。各新闻单位原则上每周推出3至5期专题或专栏报道,不断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4.开展蹲点调研。各新闻单位要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要确定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中小学校、一家企业等基层单位作为定向联系对象。每位采编人员要定点联系一个城镇家庭或一户村民、一名干警、一个工人为结对子对象。由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期分批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积极融入群众,认真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通过与基层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同基层群众的感情,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每位采编人员均要定期提交基层调研报告,由省“三教办”负责在内网内刊上开辟专栏择优刊登。
     5.切实改进文风。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定期开展范文学习、群众评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改进写作“文风”。每天组织内部阅评组针对具体新闻稿件的“文风”进行专项点评;每周举行一次优秀范文评选,及时组织采编人员学习交流;每月召开一次群众评议会,邀请读者、听众、观众对新闻报道提出具体的批评和建议,不断促进采编人员从群众的视角去捕捉信息、选取题材、寻找角度、提炼主题,不断促进“文风”向“短、新、实”转变,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6.体现群众观点。各报刊、网站在专题专栏中进行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报道的同时,还要将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改变文风的要求体现到宣传报道中,特别是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政策解读和热点引导等报道中。要鼓励编辑记者深入一线寻找丰富源泉,深入现场挖掘新闻素材,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多给基层群众。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履行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创建绿色频道频率”活动中,积极打造让群众满意的绿色频率频道。
    四、工作要求
     各新闻单位要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闻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把这项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新闻单位要将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在深入上下功夫,在转变上见成效。各单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细化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活动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完善制度深入推进。各新闻单位要把改进完善相关制度,作为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抓手,确保活动开展制度化,面向基层栏目常态化。
     ——完善学习和调研制度。要结合建设学习型团队和创先争优活动,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学习中央精神特别是关于新闻宣传的工作指示精神,学习涉及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扩大广大编采人员的知识面。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到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编辑记者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
     ——完善培训制度。各新闻单位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活动、研讨班,加强对业务骨干、青年记者的培训,建立新进编辑记者岗前培训制度,组织无基层工作经历的编辑记者分期分批到基层联系点驻点,新进编辑记者上岗前应有一段时间的基层驻点经历。
     ——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各新闻单位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将下基层采访情况作为编辑记者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提拔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在新闻奖评定时重点向深入基层、采访扎实的编辑记者和新闻稿件倾斜,在稿件等级评定及绩效考核方面予以倾斜,形成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良好风气。
     ——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各单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小组要加强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情况的督查、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好做法、推广好经验,促进新闻宣传水平的提高。